(34)吉司丁被鞭打斩首 吉司丁(Juatin Martyr)是一位著名的哲学家,原籍撒玛利亚的尼波立(Neapolis),生于主后一○三年。曾受当时的最高教育,并且游学埃及。在亚历山大,他获悉编译圣经七十译本的人员的一切事迹,参观过他们工作的小房间。他爱慕真理,是个博学鸿士。他研究斯多亚(Stoic)和巴黎培载底派(Peripatetic即亚里斯多德派)的哲学,尝试过毕赛古利(Phthagorean)的制度(即轮回学说)。后又转攻柏拉图(Platonics)的哲学。迨主后一三三年,当他三十岁之时,悔改归主。他曾写过一篇优美的通启,劝告世人,归服他新近所得到的信仰。他的生活十分纯洁,堪称基督徒哲学家。他也用他的才智来劝导犹太人。他常游行各地,最后寄居罗马城,在那里开办学校,教育多人。当外邦人开始强迫基督徒的时候,他上书罗马皇帝,替基督徒申辩。结果王降旨缓和逼迫。不久以后,他与克利新(Crescens)发生辩论。克氏乃讽刺派的著名人物,为人不修品行。吉司丁的理由十分有力,对方无法驳倒,于是克氏毒根在心,极思报复。当时适有夫妇二人住在罗马,都是不良之徒。后来妇人悔改信主,设法挽同她的丈夫;多次尝试均告无效,乃请求离异。这样激怒了丈夫,上告妇人乃基督徒。经妇人苦求后,丈夫又收回控诉,但竟迁怒引领妇人信主的托拉米(Ptolemeus)。托氏被判死刑。另有一位罗西(Lucius)亦同被处死。吉司丁写第二篇申辩文,辩说刑罚太过残酷暴烈。克氏就乘机进谗言,以致吉司丁和他的六个同伴一起被捕。他们因拒绝向偶像献祭,又不肯反悔所信,遂被鞭打而后斩首。时在主后一六六年。